定制热线:

岗亭

当前位置:岗亭新闻 > 岗亭资讯 > 中山出台垃圾分类最新指引,垃圾房生活垃圾不

中山出台垃圾分类最新指引,垃圾房生活垃圾不

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未知 访问量:0 发表时间:2020-04-16 09:55:00

中山出台垃圾分类最新指引,垃圾房生活垃圾不分类或不被收运

4月16日上午,中山市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笔者从会上获悉,中山市委办公室、中山市政府办公室已于4月15日印发实施《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标准和责任分工,并提出加快建设分类体系建设等目标。按照《实施方案》,2020年,中山将实现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包括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协会、学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车站、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公园、公共绿地、风景名胜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选取东区作为试点,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2021年,在完善垃圾处理终端设施建设后,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铺开。2022年,东区、小榄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从今年起,中山将试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制度,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

《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山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今后,中山生活垃圾将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今年8月前,中山将制定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办法和生活垃圾具体分类目录指引,对分类标准进行细化,引导市民做好分类工作。此外,各单位和居住小区可根据区域内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和网点布局等体系建设情况,对可回收物细化分类。

为确保有效分类投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科学确定投放点位置、投放时间和投放规范等,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提高可回收物的投放比例。居住小区在开展垃圾分类初期,可配备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负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导、纠错等工作。

收集容器方面,中山将制定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备标准,规范各类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类别、规格、标志、选型等。其中,公共区域应尽量减少垃圾收集容器的配置,可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投放点设置方面,中山将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布局,合理设置投放点和垃圾收集容器存放场所,逐步减少分散设置在楼道口、主干道等区域的垃圾投放点位和垃圾桶。加大对现有生活垃圾投放点的改造力度,做到标志规范、分布合理、数量充足、环境友好。

生活垃圾分类房

探索“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

分类运输是分类收集后的重要衔接环节。《实施方案》指出,要以确保全程分类为目标,建立分类后各类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逐步完善垃圾收运模式。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将实行分收分运。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要实行日产日清制度。

其中,可回收物应交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处理;厨余垃圾由环卫部门或符合条件的专业化市场企业进行收运;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或符合条件的专业化市场企业进行收运,运往有害垃圾暂存点,再交由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进行处理;大件垃圾及装修垃圾,采用预约收运或由产生垃圾的单位及个人自行运送至堆放点,由环卫部门或符合条件的专业化市场企业定期收运,有物业的小区由物业设置临时堆放点,无物业的小区由社区设置临时堆放点;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或符合条件的专业化市场企业将垃圾分类收运至垃圾转运站,再转运至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处理。

另外,农村地区可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偏远农村厨余垃圾可就地、就近生态处理,其他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为确保有效分类运输,中山将强化专用运输车辆管理,按照“桶车对接”,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收运作业将严格执行分类收运规范,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探索“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对未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或分类不符合要求,多次违规拒不整改的单位,收运单位可以拒绝收运。

分类处理

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

在终端处理环节,《实施方案》提出建设能力充足的分类处理体系,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焚烧为主”的原则,建设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能力。

目前,中山已建成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南部组团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去年中心组团垃圾处理基地焚烧发电厂三期、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的垃圾处理能力提高了2400吨/天,目前三大基地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5460吨/天。

接下来,中山将加快推进南部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容)工程项目以及有机易腐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同时,规划新建和改造与生活垃圾分类相配套的垃圾转运站,对现有小型收集站进行升级改造,协同设置可回收物的中转存储设施、大件垃圾破碎场所等。

针对可回收垃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规范专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支持企业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信息化平台,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合理布局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提出促进源头减量,严控商品过度包装,引导生产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商品的包装设计,有效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开展农副产品、食品、化妆品、礼品、外卖、快递等过度包装专项整治。推进快递业绿色发展,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可循环使用、可降解和易于回收的绿色包装材料。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对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实施“限塑令”专项整治。同时,推动酒店、宾馆、旅游景点景区等减少一次性用品供应。

为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实施方案》提出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工作,加大对经济基础薄弱镇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及先进镇区的奖补力度,同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同时,研究制定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补贴和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处置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回收利用低价值可回收物,妥善处理有害垃圾。

垃圾分类工作背后的“垃圾围城”压力

“当前中山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巨大压力,传统填埋方式难以为继,焚烧处理方式存在诸多压力,实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实现减量势在必行。”4月16日上午,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道明了中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迫切性。从数字上看,这种迫切性更为突出:据统计,目前中山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5600吨/天,现有焚烧处理能力为5460吨/天。根据《中山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20-2035)方案研究》,预计到2025年,中山市居民生活垃圾产量为7440吨/天。未来几年,中山的生活垃圾处理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生活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之举,面对不断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中山早已认识到开展生活垃圾工作的重要性。中山市从2002年起就在中心城区启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从2017年起,中山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先后在多个镇区启动强制垃圾分类试点,《中山市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办法》《中山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整改工作实施细则》《中山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考核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也陆续出台。

虽然中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多年,但其背后仍存在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垃圾分类处理不规范、链条不完善等问题,全域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一直未能有效开展。而值得肯定的是,在多年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中,中山已形成了从“分类—收运—处理”的全链条软硬件基础,其中包括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成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南部组团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这为后期垃圾分类工作铺开奠定了基础。

无论从中山还是从国内相关城市的经验来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路途并不平坦。近日出台实施的《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除了进一步明确分类标准、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等细则,还制定了相关工作任务时间表,并明确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测评、部门和镇区政府绩效等重要工作内容,其背后彰显的是中山推进该项工作的决心。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软硬件体系支撑,更需要处于源头位置的市民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最佳“打开方式”应是“自下而上”,“一阵风”“运动式”的模式缺乏基层动力,注定低效和走向失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是一场“全民战争”,考验的既是政策的执行刚性,更是城市公民的素质。

关键字: 生活垃圾房 垃圾分类房 垃圾分类亭


上一篇:垃圾分类36计:智慧垃圾房连门禁 感应洗手池配
下一篇:北京这个区垃圾房本月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
QQ咨询 商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