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岗亭

当前位置:岗亭新闻 > 岗亭资讯 > 上海的垃圾房垃圾分类工作如何“一分到底”?

上海的垃圾房垃圾分类工作如何“一分到底”?

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未知 访问量:0 发表时间:2020-06-28 11:11:00

上海的垃圾房垃圾分类工作如何“一分到底”?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抓住垃圾分类等城市治理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体现了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条例》实施即将满一周年,市民的生活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随着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高涨,居住区市民自觉正确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率达到95%以上,全市构建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3万人志愿者队伍体系,38万人次参与分类志愿服务。

2019年,各类新闻报道超过1.8万篇次。全市《条例》集中培训1.6万余场次,培训150万余人次,完成居民入户宣传980余万次,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万份,垃圾分类查询搜索量突破3000万人次。

到2019年底,全市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小区志愿者完全撤守后,三分之二小区依然能够坚持做好破袋投放、自觉分类,三分之一的小区有分类实效,可见,大多数居民已养成了自觉分类投放的良好行为习惯。

到2020年6月中旬,对照更严格的标准情况下,全市居住区和单位平均得分都仍可达到90分以上,从分类实效看: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69吨/日(同比增长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3.3吨/日(同比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9632.13吨/日(同比增长38.52%),干垃圾处置量15518.24吨/日(同比下降19.75%)。

全程体系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到2019年底,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完成规范化改造,道路废物箱数量明显优化至4万个左右且全面完成标识更新。规范配置湿垃圾车1537辆、干垃圾车3077辆,有害垃圾车99辆、可回收物回收车239辆。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项目全部开工。目前,全市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约24350吨/日,其中干垃圾焚烧能力达到19300吨/日,湿垃圾处置能力约5050吨/日,近期还将新增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1450吨/日。

垃圾分类,其实就是“一分到底”。源头投放,中端收运,到末端处置,整个过程都要坚持分类。只有让每一位市民深信“一分到底”,才能认同垃圾分类的价值与意义,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得如何?绿容君跟踪其生活垃圾从投放到处置的全过程,来看看到底有没有“一分到底”。

源头投放:“智能化”提升分类实效

徐家汇花园小区老人多、保姆多、外籍人士多,垃圾分类管理难度高,在垃圾分类开展前,小区34个门栋门口共有68个垃圾桶,看似便捷了居民,但也经常受到苍蝇、蚊子的“光顾”。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枫林街道徐家汇花园小区的垃圾箱房变样了,变美了、变智能了、颜值提升了,管理更人性化了,居民投放更方便了,渐渐成了小区一道风景线。

小区垃圾箱房施行“双库长制”,除设有“常驻库长”后,海鸥区域单位志愿者担任“一日库长”,社区小小志愿者在假期俩也来担任“实习库长”,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共建全面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在垃圾分类实施后,为方便居民投放,小区在垃圾箱房安装洗手池(疫情期间,又根据居民的诉求改成了感应式水龙头)、雨棚和照明等设施;并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改进,如字太小、标识不完善等问题都进行了改进,让居民积极地为垃圾分类工作献言献策。

由于原垃圾箱房比较老旧,环境比较一般,通过调研和实地察看,在枫林街道的积极支持下,徐家汇花园小区的垃圾箱房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改造:自动开闭式投放门让分类更方便、箱房前醒目的四分类标识有利于居民分类投放、每天自动抓取湿垃圾量投放量有利于居民实时了解分类实效、经过改进后的垃圾箱房,让垃圾投放口设置更加合理,投放时更方便、对非开放时间段垃圾箱房门口的小包垃圾和危险品丢弃等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实时监督等。

双休日和节假日,居民家中垃圾成倍增加,在多次与物业公司协商后,根据垃圾投放的规律,它们“悄悄地”把这个时间段的开放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关闭时间延长了半小时,服务的拓展,使库房周边的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虽然居委和物业累点、忙点,但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了,居委和物业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一年来,小区干垃圾量从37桶/天降到24桶/天;湿垃圾量从2桶/天提高到10桶/天;投放准确率从5%提高到98%以上;居民知晓率从30%提高到100%;居民参与率从年初10%提高到99%以上。

垃圾分类房

中端收运:专车专用、认桶作业

为做好徐家汇地区的干湿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徐汇区收运作业公司率先开展垃圾分类收运试点,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确定了专车专用、认桶作业、台账记录、质量反馈等工作要求,通过“不分类、不收运”督促服务对象做好垃圾分类收运。通过前期试点及不断增加收运班次,徐家汇地区实现垃圾分类收运全覆盖。

截至2020年6月,所收运的干垃圾量较2017年下降约52%,居民区湿垃圾收运量增长约390%,餐厨垃圾收运产量增长约655%,分类收运成效显著。

同样在沿街商铺分类收运工作中,由于沿街车辆收运比较困难,公司采用了电动双桶三轮车定时定点上门收运的模式,在做好垃圾分类收运的同时,有效杜绝垃圾桶游街现象。目前,徐家汇街道范围内18条道路,58家沿街商铺实现了上门收运全覆盖。

为了提升垃圾分类收运工作的普及率,让市民有更直接的感受,公司对所有车辆张贴了干湿垃圾分类收运标识。同时,在徐汇区绿化市容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结合餐厨垃圾水分多等情况,对车辆进行改装、更新。增加了圆桶式餐厨垃圾收运车,并将原先的3吨湿垃圾后压收运车辆更新换代为船型无滴漏收运车,有效避免收运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保障市容环境整洁。

2018年6月,为了进一步做好湿垃圾收运工作,公司借助第三方技术对湿垃圾专用车安装车载计量系统,作业车辆收运的每一个点位及垃圾重量均能同步反馈到专用电脑上。公司对每个点位的垃圾量变化进行直接监管。

《条例》实施后,公司以上海质量APP为平台,增加与服务单位、管理部门的多方联动。在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点位,收运人员直接拍照取证上报班组,由班组长审核后上报平台,APP将问题照片推送至街道及物业,使得管理部门能第一时间知晓情况,督促不合格单位即时整改,多次连续不合格企业将亮起红灯,上报区局后对其进行停运。通过多条线的监管,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收运质量。2019年7月共上报质量不合格点位67个,通过该系统的联合监管,至今不达标点位下降至个位数。

作业人员演示混装混运上报流程

末端处置:干垃圾更干,发电更高效

老港基地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约15000吨。其中,焚烧设计能力9000吨/日,实际处置能力10800吨/日;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设计能力1000吨/日,实际处置能力1400吨/日;填埋场保留应急功能。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00吨/天,配置8条750吨处理能力的机械炉排炉焚烧线,设置3台50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烟气排放标准严格执行欧盟2000标准及上海市地方标准,NOx排放浓度要求小于80mg/m3。

二期工程装备能力可日处理生活垃圾6000吨,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200万吨,发电约12亿kWh,厂房屋顶布设了2MW光伏发电设备,年发电量可达200万kWh。

实行垃圾分类给末端处置也带来了显著变化:

分类后的干垃圾热值大幅提高,每吨垃圾发电量增加。同时,垃圾热值提高虽然会带来炉温的升高,可以通过对设备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如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优化为炉内回喷,可以高效地处理少量渗滤液,更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后由于垃圾性质变化和焚烧过程更稳定、彻底,可减少二恶英和重金属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垃圾含水率降低,渗滤液产生量减少,可以减轻污水处理负荷,对于整体污染控制非常有利。

干垃圾分离出来投入焚烧后,可尽早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作为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设计处理规模每天1000吨,其中餐饮垃圾400吨,厨余垃圾600吨,主要服务于上海中心城区。

为了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预处理阶段对餐饮垃圾与厨余垃圾中的油脂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取,提取出的粗油脂纯度可达97%以上,经过加工后可制作成生物柴油,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除此之外,厂方引进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采用餐饮和厨余协同厌氧消化,使有机质能更充分地厌氧发酵,并生成更多的沼气、少量的沼液和沼渣。沼气可用来锅炉供热、发电上网,年总发电量超2400万度。沼液通过基地内的渗沥液处理厂协同处理,沼渣脱水干化后送往基地内的能源中心进一步焚烧发电,同时还对沼渣开展应用于土壤改良剂、微生物菌剂等科研试验,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一年来,上海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垃圾分类的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下一步,本市将对照更高标准,全力提升分类实效。通过综合各类科技应用,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在把握力度的同时注重温度,对市民在分类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完善工作流程,并保持对混装混运“零容忍”的高压态势。2020年,将进一步着眼资源利用,完善全程分类体系,瞄准重点行业,加大源头减量力度。

关键字: 垃圾分类房 垃圾房款式 垃圾房材质


上一篇:上海垃圾房垃圾分类一年里亮了哪些新招?
下一篇:上海小区垃圾房垃圾分类背后蕴藏哪些智慧?
QQ咨询 商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