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未知 访问量:0次 发表时间:2020-07-19 09:53:00
督导员在生活垃圾投放点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生活垃圾装进专用转运车。“厨余垃圾扔在绿桶里,其他垃圾放进最边上的灰桶里。”每天早6时起,管春光都会准时站在小区大门口的生活垃圾投放点,站在红绿蓝灰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前,监督并指导居民将分好类的生活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
撤桶并点、按时分类投放、全程分类转运……哈市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加快进入实操阶段。与沿袭多年的传统收运机制不同,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眼下正改变着基层社区、城管、环卫等部门的工作方式,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居民的生活习惯。日前,记者全程探访了道里区安和社区垃圾分类运转模式。“安字片”中这个老旧小区的改变,也许可以窥见一座城市垃圾处理体系未来的模样。
撤桶并点 督导员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哈尔滨人对“安字片”并不陌生,安和社区就是“安字片”里典型的老旧自管小区,共有2500多户居民。今年63岁的管春光是住在安和社区的一名退休老党员,如今他多了一个身份——垃圾分类督导员。
每天6时至9时、17时至20时,是安和社区居民的垃圾投放时间,其他时间禁止投放。管春光和另外两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轮班在社区设立的生活垃圾投放点督导居民分类。“目前来看,年轻人对于垃圾分类知识学得挺好,分得也不错。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多时候则需要督导员现场帮他们再分。”管春光说。安和社区原来共有65个垃圾投放点,每个单元门口不远处都能找到垃圾桶,撤桶并点后全社区只设置了8个统一投放点。以前居民走出单元门就能扔垃圾,现在扔垃圾必须按规定时间,到社区指定的垃圾投放点投放,而且必须分好类才能扔。社区居民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已不在局限于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模糊观念上,而是深刻落实在每天的生活方式里、实际行动上。
孙先生家住安信街10号1单元2楼,安和社区实施垃圾分类后,他特意买了两个新垃圾桶。“我家原来只有一个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里面装,现在又买两个——一个装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一个装饮料瓶、啤酒瓶等可回收垃圾,还有一个装扫地扫出来的灰尘杂物等其他垃圾。”孙先生说,现在国家倡导垃圾分类,这是造福子孙的好事,而且如果在家不分类,到了投放点还得让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现场帮忙分,实在是不好意思。在安和社区,为了方便在家里进行垃圾源头分类,很多居民都增加了家用垃圾桶。记者在安和社区安信街70号庭院看到,这个建成超过30年的小区庭院,外表老旧但却整洁干净,偌大的庭院里看不到一点乱扔的垃圾。
组巡查队 35名保洁员捡垃圾防乱扔安和社区撤桶并点之初时却不是这样。一天只有两个时段能扔垃圾,单元门口的垃圾桶又都没了,扔垃圾得多走近百米……居民完全不能适应。“一些人随手将装满垃圾的塑料袋扔到单元门口。”该庭院一位居民说。
为此,社区组建了一个由35名保洁员组成的巡查队,每天在社区各个楼道和庭院巡视,发现有随意丢垃圾的居民立即劝阻,发现庭院或绿地里有随意丢的垃圾,立即收集起来分类投放到分类垃圾箱里。与此同时,每个单元的楼长也加强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天天听着楼道长和志愿者讲垃圾分类,看着保洁员顶着烈日天天在社区里捡垃圾,谁也不好意思再随意丢垃圾了。”社区主任刘丽告诉记者,如今社区里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分类投放垃圾,虽然有的时候会分错,但至少已经认同了这一新的垃圾投放模式。
除了社区的自我巡检,更高层级的巡检督导也在同步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后,道里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的18名工作人员,分成9个督导服务组,对全区巡视督导;市城管局的6个督促组分区包片,对全市巡视督导。在层层巡检与督导机制下,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各项措施正快速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渗透。
分类转运 从“点”到“站”无缝衔接
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转运模式也同步在安和社区推进。“普通居民家中很少产生锂电池等有害垃圾,像饮料瓶、纸壳等可回收物,鼓励居民留着换钱。”安和社区主任刘丽告诉记者,通过粗略测算,安和社区平均每户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约为1.5斤至2.5斤,社区2500多户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绝大多数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
每天9时,一辆小型三轮垃圾运输车都会准时开进安和社区福寿园小区的垃圾投放点,环卫工人将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分别用电动三轮车运到距离该小区不远处的安信街29号垃圾转运间。这里停着一台大型厨余垃圾专用转运车和一台大型其他垃圾专用转运车。记者在现场看到,环卫工人分别将装有生活垃圾的垃圾桶放在对应的转运车旁。伴随着机械运转的声音,垃圾桶被机械自动抬到半空,然后将里面的垃圾自动倾倒到大型转运车的密闭厢里,整个过程实现了全程自动,没有任何垃圾落到地上。
每天,安和社区8个垃圾投放点收集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都以这种方式分类装进两台大型专用转运车,然后由转运车运到位于道里区安发桥下一个更大的垃圾回收转运间。走进这间大型垃圾转运间里,最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巨型垃圾压缩收集箱。装有厨余垃圾的转运车进入转运间后,环卫工人操纵机械自动将密闭车厢里的厨余垃圾倾倒进黄色垃圾收集箱。同样的方式,收运的其他垃圾则被倒入另一个对应的垃圾收集箱。
“这些大型垃圾收集箱装满后会被分别运送到不同的垃圾处理厂。而对于社区产生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两类数量较少的垃圾,分别由具有资质的环保公司和再生资源利用公司分类回收转运。”道里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道里区19个街道的38个示范社区正逐步开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的实操模式。7月底前 哈市完成投放容器改造设置
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6月4日,哈尔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这标志着冰城垃圾分类从试点阶段进入强制、全面、全民推进的新时代。组织协调、宣教培训、督导考评、经验复制……在哈市城管环卫等部门的合力推动下,冰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统化推进体系正在探索中奋力前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700余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了第一轮垃圾分类集中培训。各区在点位选取、桶边督导、车辆改造、箱房建设、可回收物收运、有害垃圾暂存和分类垃圾处理等各工作环节,也展开相应探索。根据相关部署,7月底前,哈市各区将完成分类投放容器的改造设置和并点设桶工作,以及桶边督导员队伍组建。这意味着,接下来越来越多的社区进入垃圾分类实操模式。
为更好更快地推动冰城垃圾分类全面进入实操,7月中旬后,市城管局将以垃圾分类实操环节考核为重点,实地查看各区分类投放模式制定、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和桶边督导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全市通报。19945684949
shwatchhouse@163.com
上海市金山区干林路 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