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岗亭

当前位置:岗亭新闻 > 岗亭资讯 > “服务置换”让垃圾房分类垃圾意识扎根

“服务置换”让垃圾房分类垃圾意识扎根

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未知 访问量:0 发表时间:2020-07-21 11:36:00

“服务置换”让垃圾房分类垃圾意识扎根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居民解答积分换领流程 福缘门社区/供图

“1小时志愿活动=1个积分=1个灭火器年检。”——这巧妙的换算公式背后,是青龙桥街道福缘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淑华和伙伴们的智慧结晶。“如何发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中来?如何让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深入居民心中?”这一次,张淑华和她的团队们,给出了“福缘门式”的创新解决方案。

有了了解才能理解

自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海淀各社区如火如荼地进行。从政策宣传、分类指导,到投放点值守,志愿者们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志愿者招募,却是困扰老旧平房小区的难题之一。”张淑华告诉记者,这主要还是对志愿服务不了解。“有了了解,才能理解。”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盘旋着。

福缘门社区是外来租住人口密集的老旧平房社区,居委会每年夏季都会联系企业,为居民家中的灭火器免费进行年检。“这是个好契机,我们就琢磨着,正好利用此项工作干点什么。”张淑华告诉记者,在她和团队的商议和琢磨下,一个新点子诞生了——今年,社区居委会为这项年检服务赋予了特殊的“附加值”,1小时志愿活动=1个积分=1个灭火器年检。

“社区号召居民以志愿活动积分,来换取年检服务,而取得积分的方式,我们自然首推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就这样,在张淑华和她的团队的首推下,进入7月以来,福缘门社区居委会积极开拓思路,用“以真诚服务换来志愿行动”,引导居民从“社区服务”走向“服务社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垃圾分类房

垃圾分类知识与意识双提升

“没问题,我要预约!”“做好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是小区房东和所有居民应尽的义务,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前几天,活动通知在小区居民微信群一经发出,便受到大家的热情回应。70余人的“福缘门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微信群”里,居民们纷纷主动遵守约定,按照制定好的排班顺序,在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旁准时上岗,并上传盯桶值守照片进行“打卡”。

早晨7点,尤景利和伙伴们便准时出现在福缘门社区内的各个垃圾投放点位,耐心指导社区居民正确投放垃圾。“请您将厨余垃圾投入绿色桶中,不过垃圾袋是不可回收物,不能混投,应该扔进灰色垃圾桶。”“原来是这样啊,下次我就记住了,谢谢你!”志愿者和居民的一问一答,都在让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在福缘门社区“扎根儿”。

早7点到9点、晚5点到7点,在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志愿者们坚守岗位、一遍遍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他们专业的讲解和良好的态度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也感染着大家认真履行垃圾分类义务,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预约志愿服务时长超600小时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面对每位送来灭火器的社区居民,居委会也践行着之前的承诺,耐心地重复流程:清点确认灭火器数量,换算出相应的服务积分和时长;请居民登记、预约合适的服务时间和点位;让居民扫码加入“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群”,提醒关注群通知,上报照片,统计时长;向居民简要说明任务要求,重点是厨余垃圾的投放时间和方式。

截至记者发稿前,已有70多位居民参与到“服务置换”活动中来,预约志愿服务时长已超600小时。而登记尚未结束,预约还在持续增加之中。

“居民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不仅了解到日常垃圾分类知识,而且亲身体会到盯桶值守的辛苦,今后会更加自觉地践行垃圾分类。”张淑华也表示,对于社区来说,“服务置换”一方面缓解了招募志愿者的困境;另一方面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可谓一举数得。

关键字: 垃圾分类房 垃圾房材质 垃圾房款式


上一篇:青岛这里还将建三个“高颜值”分类垃圾房!
下一篇:在游玩中拎清垃圾分类房分类垃圾
QQ咨询 商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