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垃圾房 访问量:0次 发表时间:2021-01-23 23:14:33
如今,垃圾分类意识已深入小区居民心中,但在操作过程中,居民在精准分类、投放环节,还不太到位。
如何让生活垃圾分类真正落到实处?政府部门能在其中做些什么?居民又有哪些诉求?1月18日,荷塘区城管局联合桂花街道办事处,召集业主代表、物业代表举行座谈会,请众人畅所欲言,出谋划策。现状:小区设施已到位 但居民投放仍有些“随意”
郦城小区居民王娭毑是个“能干婆”,家里总是收拾得很干净。她在家里的厨房和客厅分别放置了两个垃圾桶,“吃剩的饭菜渣滓和纸屑、袋子分开丢,一开始觉得有点难,逐渐形成习惯也就好了。”不过王娭毑坦言,虽在家里分好了类,但出门扔垃圾时还是有些“随性”,“有时候一把扔进垃圾桶,没有分得那么清楚。”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王娭毑说的情况反映了不少家庭的现状。居民们普遍反映,在一大波宣传推广攻势下,垃圾分类的意识已逐渐建立起,但落实到操作层面,还是有些难。灵点物业负责郦城小区厨余垃圾清运。公司负责人龙先生说,一些居民将其他垃圾投放至厨余垃圾桶中,给清运带来困难。“确保居民精准投放,是目前当务之急。”
分析:分类知识记不牢 运用起来不熟练为什么垃圾分类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关键还是意识不到位,第一步在家分类就没有做好。”王娭毑快人快语。去年,她去北京亲戚家玩,看见家家户户都有4个垃圾桶,他们在垃圾袋上做好记号,在家将垃圾分好类,出门再投放便容易许多。“如果垃圾在家里就‘统’在一起,出门投放自然难以精准。”垃圾类型分不清,也造成了投放不准确。居民陈女士说,前两天,她准备将喝完的奶茶杯扔进垃圾桶。站在垃圾桶前,她疑惑了半天:“用过的奶茶杯究竟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
“这些知识,小区的宣传栏里都有讲解,但当时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并没有记牢。由于掌握得不够扎实,运用起来还不熟练,垃圾分起来就有困难。”陈女士说。对策:上门“手把手”教学以群众带动群众
“荷塘区每天产生垃圾近300吨,一年产生约11万吨。垃圾分类是改善居住环境、实现垃圾减量的必然要求。”荷塘区城管局局长汤思源说,让城市更加宜居舒适,需要居民们共同参与。座谈会上,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被逐一记录。城管和街道也针对这些问题想出了不少对策。
例如,针对居民反映垃圾不会分的问题,桂花街道党工委书记邓思思提出,让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现场教学,“每层楼选择一户人家教学,再由他教会楼层其他业主。”街道还提出,选取一批热心居民每天在特定时段在分类垃圾亭附近进行劝导,指导居民精准分类。
“接下来,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党员干部带头,以群众带动群众,让垃圾分类真正在辖区全面开花。”汤思源表示。
探索一个合理科学的垃圾分类模式,全国都在行动。荷塘区城管部门走群众路线,敢于直面、剖析问题,因地制宜摸索适合自己的路径。这份追求务实的精神值得点赞。
19945684949
shwatchhouse@163.com
上海市金山区干林路 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