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垃圾房 访问量:0次 发表时间:2021-02-02 19:47:48
具体来看,张岩介绍,今年1月,北京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3818吨,分出率达20.71%。生活垃圾日均清运量2.01万吨,与2020年日均清运量相比下降8.59%。居民自主分类投放达标率已达到74.27%。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也在持续增强。”张岩说,截至1月底,北京市已建成分类驿站1324座,达标改造固定桶站6.39万个,涂装垃圾运输车3535辆,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11座。此外,第二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也已完成。张岩介绍,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第100次会议通报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的创建情况,第二批共有192个小区、村获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称号。目前,全市已有366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
“在示范小区、村的创建中,涌现出一批可复制、见实效的经验做法。”张岩举例,平谷区推出红黑榜,督促居民家庭进行源头分类。平谷区迎宾花园小区为了引导居民形成“自治”氛围,发挥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创立垃圾分类“红黑榜”。红黑榜上各张贴10张照片,红榜展现居民或志愿者做好垃圾分类的场景,黑榜反映部分居民随意乱丢垃圾的画面。
海淀区、经开区通过科技升级促进居民自觉分类。海淀双榆树西里、经开区金地格林小镇对垃圾分类桶站实施智能化管理,包括每个点位的垃圾桶站上方全部安装摄像头,还有语音督导系统自动提示居民已进入监控区域,并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综合平台,将监控画面集成到一块屏幕上,实行24小时监控等。
张岩说,未来市级指挥部将继续总结推广基层实践中的好经验和做法,鼓励基层创新。针对可回收物处理,张岩介绍,市城管委联合九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的意见》,市级部门将加大用地、运输车辆等政策支持,各区以“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建设为主线,促进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和规范化提升。
北京市还强化了日常检查和通报机制,每日对12345热线、网络舆情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建立挂销账制度,倒逼整改。强化垃圾分类群众投诉集中区域、热点问题的分析,每月通报诉求前十的街乡镇。日常检查覆盖到全市3489个居住小区,累计检查出点位问题4.34万个。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并通报各区督促整改。目前共下发整改通知78批、799区次,各类问题均已按时整改反馈。张岩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结合工作实际,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2021年5月前,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格局将初步形成,参与率达到90%,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5%,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18%左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在35%以上。同时,北京市将逐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19945684949
shwatchhouse@163.com
上海市金山区干林路 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