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垃圾房 访问量:0次 发表时间:2021-03-08 10:28:21
姜卫东表示,我国从2000年开始尝试和探索垃圾分类收集。很多城市根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但目前垃圾分类推广进程缓慢。究其原因,是未建立起前期分类收集、后期分类处理的业务流程,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装备条件不足,打击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自国家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各地纷纷着手建设干垃圾、湿垃圾(厨余和餐厨)处理厂。但由于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资源不足,处理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将地方湿垃圾处理完毕,导致部分湿垃圾在源头分开后末端又混合的现象。同时,在前端垃圾分类投入大,需添置大量的不同种类垃圾的专用产品、设备与设施,比如投放点收集容器、垃圾桶、垃圾袋、称重设备、收运车辆与设备等,加上垃圾处理工艺技术尚不成熟,垃圾收运处理成本过高,垃圾分类处理普遍积极性不高。”姜卫东说。另外,国内城市大部分居民生活区垃圾投放点少、收集容器单一,针对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回收系统更是稀缺,导致可回收垃圾中纸类、纺织物类、金属、饮料瓶及玻璃等无法有效分类利用,普遍依靠民间废品收购自行处理,缺乏统一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和组织。姜卫东建议,应加强垃圾分类全过程的流程研究,强化垃圾处理工艺、技术创新研究,按计划逐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流程和装备条件,避免“一阵风”和“一刀切”。同时,合理疏导民间低收入群体资源垃圾收集,集中分类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最后,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和管理力度,稳步推进实施,将垃圾分类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现垃圾分类规范化。
19945684949
shwatchhouse@163.com
上海市金山区干林路 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