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热线:

岗亭

当前位置:岗亭新闻 > 岗亭资讯 > 农村垃圾房垃圾分类处置为何获推广?

农村垃圾房垃圾分类处置为何获推广?

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垃圾房 访问量:0 发表时间:2021-07-15 09:37:52

农村垃圾房垃圾分类处置为何获推广?

编者按:近年来,沛县推行以“简易化分类”“长效化管理”“实用化建设”“生态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经济化运营”为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六化”模式。

今年,沛县积极构建涵盖“环卫保洁网”“垃圾分类网”“再生资源回收网”“公共设施维护网”“便民服务网”的农村“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体系,打通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最后一公里”。

沛县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置方面进行了先行探索,徐州市委深改委决定在全市推广沛县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典型经验。

近年来,沛县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强化制度保障,补齐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管短板。今年,沛县农村垃圾分类“六化”模式升级为“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体系,用制度推进垃圾分类简易化、参与全民化、管理长效化,引领乡村振兴时尚风标。

■何谓“五网协同”?

垃圾分类房

7月8日早上7时,沛县大屯街道安庄社区居民孙宝雷拎着垃圾走出家门,他没有像以往那样随意丢进垃圾桶,而是细分好垃圾类型来到“垃圾收集分类亭”,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扫码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箱。“垃圾分好丢进去就有积分,积分能换钱。”孙宝雷高兴地说。

孙宝雷去的这个“垃圾收集分类亭”,也是沛县依托垃圾分类中转房建设的“便民服务网”的一个点。

“这样的‘便民服务网’点,目前在全县有198个,沛县通过这些网点实施有偿便民服务、无偿便民服务、积分兑换等措施,激励居民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分管农村“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工作的沛县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艳美说。

除了“便民服务网”,沛县还同步构建了“环卫保洁网”“垃圾分类网”“再生资源回收网”“公共设施维护网”。沛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构建的农村“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体系,已经在全县18个镇(场)街道全面开展,惠及农村人口约100万人。

在杨屯镇许庙村,白绿相间的“五网协同”垃圾分类车干干净净一字排开,杨屯镇环卫所长张宪虎说:“像这样的车我们首批配备了40辆,接下来将在全镇实现全覆盖。”

沛县的“环卫保洁网”实现保洁范围全区域覆盖,对镇区主次道路、背街小巷、绿化带等公共区域、村庄公共区域及周边区域、镇区至各村道路及村与村之间道路区域、县镇级河道区域、镇村公厕等区域范围进行全面保洁。

“我们镇保洁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坐在绿色的电动保洁车上,五段镇保洁人员魏明莲穿着崭新的荧光绿工作服介绍,所有保洁人员统一服装,统一作业时间、频次和标准,道路保洁明确机扫和洒水频次,提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沛县大屯街道关庄社区的垃圾收集方式发生了变化。居民刘素兰倒垃圾不需要跑很远了,在她家门口就有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厨余垃圾收集桶”,另一个是“其他垃圾收集桶”,这是大屯街道专门为村民配备的“垃圾分类收集桶”。每天在8点之前,她把垃圾分别倒进两个桶内,由徐州青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洁员上门收集,称重计分或按次计分。

沛县构建的“垃圾分类网”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实施“撤桶(箱)并点”模式,全面取缔辖区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桶、移动箱体),每户配备一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采用数字编号的形式链接到户。目前,共配备25万组,投资750万元,引导老百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精准化的分类和投放。

垃圾分类房

沛县通过“三分”机制,推动农村垃圾分类纯度更高、效果更好。由农户将生活垃圾进行“初分”,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放两个密闭垃圾桶;分拣员分类收集垃圾时,对农户分类的垃圾进行再次“细分”,并引导农户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自行单独存放;分拣员将垃圾送到终端设施后,管理员再进行“筛分”。

保洁员每天定时定点收集,实施分类转运,将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送至垃圾分类中转房后,其他垃圾使用压缩车转运至镇垃圾中转站,经再次压缩后送至县垃圾焚烧发电厂。

厨余垃圾由保洁员使用厨余垃圾收运车送至附近村庄厌氧发酵池或阳光堆肥房,有害垃圾送至镇有害垃圾归集点,可回收物送至镇大件垃圾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

沛县按照“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网格化布点建设与运营的理念,构建了“再生资源回收网”。

在沛县龙固镇的大件垃圾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我们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作业。像这样的分拣中心在沛县18个镇(场)街道将各建一处,每个中心约有2000平方米。

这些分拣中心具备存储、分拣、拆解、转运等功能,依托每处垃圾分类中转房,将可回收物暂存点建在村庄,作为再生资源回收最前沿阵地, “再生资源回收网”产生的利润,将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光荣榜等激励奖补措施,产生催化功能,形成良性循环。

“公共设施维护网”指的是,沛县整合原有的岗位资源,购置管护专用车辆,建立快速管养队伍,采取报销联单措施,对辖区内水冲公厕、垃圾分类处置设施、户厕化粪池粪污及道路、路灯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设施的日常管护。

■如何确保实现?

为了让“五网协同”这一创新举措能够持续推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沛县出台一整套措施来保障实施。

沛县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包镇(街道)、县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村(社区)的包挂联动机制,层层压实县镇村和部门责任。

“所有的文件和措施,要保证广大干部群众看清、弄懂、好办。” 马艳美介绍。在龙固镇小辛庄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两桶一牌”,每桶都有编号,投放什么垃圾都有说明,“垃圾强制分类公示牌”上,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包含什么,都写得很明白。

资金保障是关键,沛县按照“3个一块钱”模式筹集垃圾治理经费,村民每人每月交纳一块钱,各镇(街道)、县财政按每人每月一块钱的标准分别配套、奖补一块钱,全县每年可筹集资金约4100万元,县财政对每处设施按照20万元标准奖补,共奖补2000余万元,确保垃圾收运体系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常运行。

“今年,县镇两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每人按照80元的标准,县政府投入奖补资金4800万元,镇政府投入运行资金3200万元,每年共投入约8000万元,用于‘五网协同’运行工作。”沛县城管局局长张冠军说。

最最关键的是,沛县用好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将全县农村“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体系纳入县对镇(场)街道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考核。

老徐沛公路旁的三座厕所马艳美去了三次,一遍一遍查看,一遍一遍沟通,就是整改不到位。

“这个工作不打和牌!半年考核时,我们对这个镇使用了扣分项,他们怎么协调都没用,现在知道厉害了,开始行动了。”马艳美说,7月份考核又增加了新规则,厕所运维和人居环境整治平时暗访成绩占70%,就是为了增强日常管护意识,杜绝投机取巧行为。

■实施成效如何?

垃圾分类房

“环卫保洁网是基础,垃圾分类网是核心,再生资源回收网是保障,公共设施维护网是提升,便民服务网是轴心。”沛县副县长朱信勇说,沛县通过五网紧密结合,协同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通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最后一公里”。

目前,沛县县委、县政府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各镇(街道)抓好落实,“家、校、社”联动促进。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初分”,“三员”各负其责,老党员、老干部担当环境卫生督察员、垃圾分类志愿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分类的群众基础越来越牢固。

据了解,厨余垃圾占农村生活垃圾总量的30%左右,厨余垃圾就近进入阳光堆肥房或厌氧发酵池处置,年消减农村生活垃圾量约5万吨,沛县探索出了一条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的新路子。

沛县围绕投放、收集、转运、处置全链条,配备分类收集员、分类收集容器、分类转运车辆,建设分类处置设施,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共同发力,构建了完备顺畅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

沛县以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国家级试点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为抓手,创新“三定三员三分”等机制,积极采用干式厌氧发酵等新技术、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沛县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向纵深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沛县县委书记吴昊说,沛县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践过程中,创新了“五网协同”市场化运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沛县将进一步总结提升试点经验、形成机制成果,在全县368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复制推广,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水平。

关键字: 垃圾房 垃圾分类房 垃圾房图片


上一篇:溧水城管的建筑垃圾房垃圾分类工作初显成效
下一篇:多举措推动垃圾房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QQ咨询 商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