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 责任编辑: 作者:垃圾房 访问量:0次 发表时间:2021-08-04 13:12:31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南部山区紧紧围绕乡村生态振兴任务,结合山区和农村实际,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的办法措施,形成了“因地制宜、示范引领、体系完善、全域覆盖的”垃圾分类“南山模式”。
党建引领科学推动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工委书记为垃圾分类第一责任人,党员示范带头是南部山区垃圾分类工作能够快速推进的绝招。在党员的带领下,南部山区先后在多个村树立垃圾分类模范,用模范的力量带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各街办党工委书记将垃圾分类作为重要工作,强力推行,各村书记带头,既当“收集员”,又当“宣传员”,形成了责任明确、科学系统的推进工作体系。目前高而办事处、锦绣川办事处示范片区,仲宫街道稻池村、小并渡口村,柳埠街道常家村、田褚村,西营街道小南营村、积米峪村等示范村群众知晓率达到100%,垃圾投放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广泛宣传人人参与
宣传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的方式之一,南部山区营造了铺天盖地的垃圾分类宣传氛围,打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垃圾分类宣传效果,坚持多元化宣教,除标识标牌、宣传栏、条幅、标语、印发指导手册、明白纸以及垃圾分类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一些常规宣传教育外,南部山区还通过采购垃圾分类宣传服务,每天利用大型电子屏幕宣传车在南部山区各大集、各村持续宣传垃圾分类;印发宣传垃圾分类小扇子、画笔发放给过往群众;在5个街办建起垃圾分类宣教室,动趣结合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录制垃圾分类倡议书U盘,并分发给南部山区254个村,每天不间断地利用村内大喇叭,引导群众提高垃圾分类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因地制宜智慧管理
南部山区根据山区农村的特点,实行“前端分类、二次分拣,中端科学管理、智慧环卫,中后端阳光堆肥就地资源化利用,末端回收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模式。
在前端分类阶段,每户配备40L的垃圾分类“子母”桶,村民对产生的垃圾先进行初分,每村配备垃圾分拣员,上门收集时进行二次分拣。在中端分类阶段,南部山区试点使用智慧化环卫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互联网,打造集定位、跟踪、传输、监督、分析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式垃圾分类监管体系,将垃圾分类“子母”桶、保洁员、收集车、堆肥房、分类积分等管理对象通过智慧平台进行统筹管理。在中后端阶段,南部山区实现垃圾分类闭环,建设16处阳光堆肥房和2处有机肥加工场,5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车间,对腐烂果蔬等农业废弃物就地堆肥,村民可凭借垃圾分类积分无偿领取高效有机肥。在末端处理阶段,收集员或村民通过小程序对废弃的大件可回收垃圾拍摄上传至智慧平台,回收人员上门随时回收,运至大件垃圾暂存点,对有利用价值的大件物品经过清洗、维修后,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贫困户使用;低价值回收物投入村内低价值回收点贮存,由可回收物小组人员定时定点运至低价值回收物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后统一处理。
健全体系长效机制
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各街办优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对辖区内的“废品”收购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可回收物台账,明确可回收物的来向和去向,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体系“两网融合”。厨余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仲宫、柳埠、西营建成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车间,辖区内饭店、宾馆、单位食堂的厨余垃圾全部签订收运协议,对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填写三联单,南部山区基本形成覆盖辖区的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网络。
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南部山区将生活源有害垃圾参照危险废弃物进行管理,确保有害垃圾运输、处置符合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坚持每月第一周为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宣传周,按照相关规定应分尽分,每月定期进行全覆盖单独收集,运往市指定处置中心进行处理。大件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南部山区在各街办设置大件垃圾暂存点,对大件垃圾应收尽收、规范放置,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大件垃圾,积极开展大件垃圾预约回收工作,开通预约回收专线,逐步完善了大件垃圾收运体系。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南部山区实现了生活垃圾的闭环管理,特别是农村的厨余垃圾、园林垃圾以及秸秆、板栗壳、核桃皮等农业废弃物实行就地堆肥处理,减少二次污染,促进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南部山区乡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分类也促进了农民群众良好习惯的养成,卫生素养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为生态南山、文明南山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45684949
shwatchhouse@163.com
上海市金山区干林路 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