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华泾镇岗亭 责任编辑:华泾镇岗亭 作者:岗亭 访问量:0次 发表时间:2019-09-08 22:11:51
产品名称:华泾镇岗亭厂家华泾镇岗亭款式华泾镇保安岗亭价格华泾镇岗亭规格华泾镇保安岗亭定做
华泾镇(原名龙华乡)隶属于上海市徐汇区,位于上海市中部,镇域东濒黄浦江,与浦东新区三林镇隔江相望;西临老沪闵路,南起关港村,与闵行区梅陇镇接壤;北抵淀浦河。[1]
截至2010年,华泾镇下辖12个社区,2个村,登记总人数77125人,居住人数68632人,户籍人口为31363人,户籍外出人口9055人,外来流动人口29021人,外国人285人。镇域面积8.04平方公里。[2]
2014年,华泾镇全年实现地区增加值38亿元,完成区级财政收入6亿元,商业服务业销售额达到178亿元,仓储收入达到5.6亿元。[3]
中文名称华泾镇外文名称Huajingtown别名乌泥泾行政区类别镇所属地区上海市徐汇区下辖地区17个社区政府驻地龙吴路2443号电话区号021邮政区码200231地理位置徐汇区西南部面积8.04平方公里人口常住人口64670人(户籍人口36681人)[4]方言吴语-上海话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黄道婆墓、邹容墓、宁国禅寺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火车站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车牌代码沪A-沪N领导信息书记:阙永德;镇长:黄科
目录
1建置沿革
2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文
3行政区划
4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经济概况
▪综合概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交通
8社会事业
▪教育
▪卫生
▪市政建设
▪社会保障
9景点
10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编辑
元代属华亭县。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由华亭县分出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五乡立上海县。原龙华乡地区隶属华亭、上海两县、领保有上海县高昌乡二十保十并十三图(龙华镇)、十四图(漕河泾东镇),十一并二十七图(张家塘、黄婆庙)、二十八图和二十九图(宁国寺)、二十一并三十一图(华泾镇),长人乡十八保二十九、三十一图(关港镇),华亭县华亭乡三十保三区五十一图(长桥镇等地域)。
据明代《弘治上海县志》载上海县境图已有龙华铺、华泾铺。志称:“华泾铺处乌泥泾市之南端,后乌泥泾市被倭寇烧毁,至清初于华泾聚集成市,以港名为华泾镇”。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上海市、上海县并存,原龙华乡地区分属三境,长桥港南沿属华亭县(后改松江县),华泾、关港属上海县,长桥港北属上海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原龙华乡地区分属上海市大道政府、督办上海市政公署北桥特别区(原上海县改称)朱行分区、第五区和上海市沪西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北桥特别区改称申江县,原龙华乡地区南部隶属申江县五分区的改称上海县第二区(后改曹行乡),由江苏省管辖;北部隶属上海市沪西区的改称二十六区(后改龙华区)。松江县朱行乡部分地区并归龙华区,属上海市管辖。
1949年11月,南部曹行乡分出华泾、关港两乡,隶属上海县;北部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机构——龙漕办事处接管。
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原龙华乡地区隶属龙华区和上海县。
1958年8月,江苏省上海县划为上海市,原龙华乡地区隶属上海市上海县。
1992年7月,上海县龙华乡整建制划入徐汇区。
1998年5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龙华乡建制,建立华泾镇人民政府。[1]
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华泾镇,位于上海市中部,徐汇区西南部,镇域东濒黄浦江,与浦东新区三林镇隔江相望;西临老沪闵路,南起关港村,与闵行区梅陇镇接壤;北抵淀浦河,从老沪闵路直至黄浦江,与长桥街道交界。镇域面积8.04平方公里。[1]
地形
华泾镇属堆积地貌类型,是长江河口地段河流和潮汐相互作用下逐渐淤积成的冲积平原,以滨海平原为主体。总体上是由西向东渐次推进。地势低平,起伏不大,地面平均高程4.1米。[1]
气候
华泾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交替影响,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常年平均温度15.7℃,降水量1114毫米,日照2047小时。正常天气,全年盛行东南风,风向频率10%,最少西北风,风向频率3%。春季多吹东南风,夏季为西南风,秋季为东北风,冬季为西北风。3月-9月东到东南风最多,10月-2月西到西北风最多。[1]
土壤
华泾镇地处上海冈身地带东侧,土壤以江河冲积母质为主,质地偏轻,土质疏松,淀积物质少,多为土色偏黄的潮泥土。据龙华公社1981年进行土壤普查评土、比土和理化性状测定,按母质来源来为6个土属。即:古老江海冲积为主的沟干泥土属,江海冲积为主的黄泥头土属,江海冲积为主的潮沙泥土属,古老江海冲积而成的沟干地土属,江海冲积而成的潮汐地土属,近期人为堆叠吹积而成的堆叠土属。[1]
水文
黄浦江在华泾镇东侧由南向北流入市区,关港、新春申港、华泾港、淀浦河、张家塘港、龙华港等河东流入浦。七十年代后,龙华公社为利于农田灌溉和抗旱排涝,先后组织开挖三友河、中心河、北杨河等河道;各生产大队开挖了排水河10余条。至2006年底,华泾镇境内有河道19条,水域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1]
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2010年,华泾镇下辖(光华绿苑社区、华阳社区、名苑社区、沙家浜社区、华欣家园社区、大桥社区、华泾绿苑社区、华发社区、华建社区、明丰社区、华臻社区、漓江山水社区)12个社区,(华泾四村、华泾五村)2个村。政府驻地龙吴路2443号。[5]
自然资源编辑
植物资源
蔬菜:五月慢菜、茼蒿、荠菜、卷心菜、番茄、茄子、春莴笋、香葱、春花椰菜、早苜蓿、早米苋、韭菜、雍菜、春刀豆、紫角叶等。
动物资源
家禽:朗德鹅、鸽子、长毛兔、猪等。[6]
人口民族编辑
人口
至2010年11月1日,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华泾镇登记总人数77125人,居住人数68632人,户籍人口为31363人,户籍外出人口9055人,外来流动人口29021人,外国人285人。[2]
民族
1984年,龙华乡以汉族人口居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稀少。至2006年,华泾镇有白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瑶族、羌族、畲族、土家族、彝族、壮族,15个少数民族。[7]
经济概况编辑
综合概述
2014年,华泾镇全年实现地区增加值3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完成区级财政收入6亿元(按新口径扣除房地产企业纳税因素),同比2013年增长10%;商业服务业销售额达到17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4%;仓储收入达到5.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7%。[3]
第一产业
1984年,龙华乡13个村有耕地面积10532亩,农业劳动力8904人,其中从事农林牧副渔劳动力2319人。农作物以粮、蔬菜、油菜、棉花为主,是上海市郊蔬菜乡之一。
1996年,乡耕地面积仅存1996亩。从事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135人。大部分改种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自由种植、自由上市交易。1997年,以养猪为首的养殖业,经上海市畜牧局批准,乡、村集体、个体停止了生猪和家禽的饲养。从此,龙华乡种植业、养殖业走向消亡。
1986年,龙华乡人均劳动收入为2662元;2006年华泾镇人均劳动收入为26252元。[8]
第二产业
1991年,全乡有工业企业90家,其中乡办13家,村办77家,全年工业产值2.11亿,工业总利润2137万元。
2006年,全镇有工业企业99家,其中镇办企业18家,村办企业81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7.92亿元;总利润2.3亿元,其中镇办企业总产值14.88亿元,总利润达到5095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3.11亿元,总利润1.74亿元。全镇工业企业中有外商投资企业3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9家,年总产值达9.85亿元,利润1.06亿元。[9]
2014年,华泾镇11家总部经济企业共缴税3.49亿元,占税收总额16%。全年共引进企业271家,其中内资企业253家,注册资金17.98亿元;外资企业18家,注册资金4499万美元。[3]
第三产业
1992年,龙华乡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纯商业营业额18255.51万元,纯商业利润422.06万元,实现饮食业收入282.77万元,利润25.2万元,旅馆业收入438.55万元,利润129.25万元。1992年,漕溪村商业营业额达11898万元,成为商业“亿元村”。
2006年,华泾镇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企业有77户。其中,商贸服务业45户,完成经营额65.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外资企业经营额完成40.06亿元,比2005年增长41.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15亿元,比2005年增长34.8%。[10]
2014年,华泾镇商业服务业销售额达到178亿元。
交通编辑
徐汇区华泾镇公共交通规划
徐汇区华泾镇公共交通规划
华泾镇地处徐汇区西南部,外环线和龙吴路是地区内横纵联系的区域性干道。新建了华展东路、望月路、关港路等道路,龙吴路等道路完成大修,改善地区出行环境和对外沟通但由于地处徐汇、闵行两区交界处,长华路、华济路等部分道路尚未完全辟通。
华泾镇居民日常出行所依赖的公共交通基本集中在龙吴路和华泾路沿线,公交线路相对较少,方向也比较单一。地区内还没有轨道交通,居民如要到相对较远的区域需要转乘多次公交方能到达。[11]
社会事业编辑
教育
1984年初,龙华乡有公、民办中小学11所。其中中学2所,小学9所。9所小学都附设幼儿园(班)。另有南郊村办幼儿园1所。
2006年,镇自办上海市华育(初级)中学。截至2006年镇域内有幼儿园5所,教职员工134人;小学2所,班级40个,学生1132人,教职员工79人‘;中学4所(包括华育中学)班级83个,学生3,665人,教职员工411人。[12]
卫生
1984年龙华乡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儿科和预防保健科,医务人员57人。村、居委、企业设卫生室,共有29所,乡村医生43人。
1998年,龙华乡撤乡建镇。2000年12月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泾地段医院)建立,服务中心有医务人员8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2人,医师20人,护士20人,防保人员10,医技人员18人。[13]
2003年底,村卫生室撤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疗服务站替代。合作医疗取消后,镇上人民群众的就医全部纳入医保范围。
市政建设
2014年,华泾镇启动宁国禅寺周边及老华泾路架空线入地项目;原东湾村办公楼改建成,上海东湾艺术中心竣工;完成邹容纪念馆改造方案和开工准备工作;增设龙吴路银都路北向南左转弯车道。启动西宅河头旧改,落实华欣家园老三幢房屋维修工作,完成大修项目。推进1296弄房屋纠偏工作,推进老沪闵路拓宽工程进度。共拆除违法建筑109间。完成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组建。[3]
2016年发布的《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中,提出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也吸纳了这一理念,将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对华泾来说,打造高品质的地标型商业综合体,整体强化华泾广场在华泾及徐汇南部商业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是构建“21X”新型社区商业格局中的重要一环。[14]
社会保障
2014年,华泾镇为3.57万人次发放各类保障救助金2056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48个,推荐各类人员就业1153人次,68名“双困”人员全部安置上岗,青年“启航”人员就业率达到34%。区第三福利院建成运营。成功创建上海市街道(乡镇)示范型阳光心园。
2014年,华泾镇共整治群租791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工单280件,其中办结280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3%;全年共接待信访335批(件)次、涉及1938人次。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94起。[3]
景点编辑
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由墓园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2002年3月动工兴建纪念
黄道婆纪念馆
黄道婆纪念馆(5张)
馆,2003年3月竣工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道婆墓始建于元代乌泥泾古镇(今华泾镇东湾村平桥)。据《二十六保志》载:“黄道婆在二十六保二十八、九图、田六分二厘七毫。”历来未见整修记载,年长日久,已荒冢累累,难以辨认。1957年,经江苏省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整修,加高坟台,设石凳供桌,镌石立碑。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邹容墓
邹容墓
邹容墓(2张)
邹容墓在华泾路1000弄西侧,紧靠位育路。1962年,上海县人民委员会拨款修葺,绿化墓地。1963年,列为县级保护单位。1984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投资10万元,完成邹容墓地绿化改进工程。
邹容纪念馆
邹容纪念馆位于华泾黄叶楼内,原是邹容生前好友刘三(字季平)的寓所,与邹容墓地相邻。章太炎、黄炎培、柳亚子、蔡元培、于右任等我国近代文化史上诸多名人常聚于此,共议国事。
宁国禅寺
宁国禅寺
宁国禅寺(5张)
宁国禅寺是上海地区古老的寺院之一,已有800多年历史。原址华泾镇北杨村张行浪东侧。相传建于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由乌泥泾首富张百五发起建寺,由僧昌目主持。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请得寺额,与龙华寺南北相对。1949年4月被毁,2010年4月重建,寺院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016平方米。
著名人物编辑
黄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又字玄超,别号碧山外史,晚年号王屋山人。明上海县龙华里(今龙华乡)人。著作不下千卷,有《四声韵补》、《韵学统宗》、《诗纪类林》、《楚骚绮语》、《彤管新编》、《古诗类苑》、《唐诗类苑》、《唐雅》、《回文类聚》、《史记评林》、《盐铁论新旧注》等。
张所望(1556~1635),明上海县龙华(今龙华乡)人。祖张武,为明一代名宦,封咸阳侯,潞国公,谥忠度,父大鲁。著作有《梧浔杂佩》、《岭表游记》、《幅员名义考》、《阅耕余录》、《归田录》、《宝穑堂杂记》、《文选集注辨疑》等。
刘三(1878—1938),名钟龢,字季平,别字离垢,以字行。行三,自署“江南刘三”,华泾人。父增庆,布商。著有《拨灰集》、《华泾风物志》,稿已不存。留有诗200余首,1939年陆灵素整辑若干遗稿,付柳亚子审稿,佚于战火。1946年,灵素回忆再辑113首为《黄叶楼遗稿》,并请与季平深交30年的马叙轮作传。
19945684949
shwatchhouse@163.com
上海市金山区干林路 2188号